青春岁月

卷首语

  • 绳子不宜太长

    佚名;

    <正>大清早我和父亲拉着牛下了河滩。河滩里弥漫着雾,静止不动。这会儿露水不小,很快,我和父亲的鞋面就湿透了。远远地,父亲找了棵老树,把牛缰绳往上一栓,就忙别的去了。滩里只剩牛,还有雾气深处傻傻的我。牛似乎总是对缰绳以外的地方的草感兴趣。缰绳太短了,牵扯着它的鼻子,尽管牛很吃力,还是够不着。我一口气奔回家,又找来一截绳子,接上去,缰绳果然长了许多。但牛没有认真吃几口,便又昂着头扯着绳子奔向更远的地方。

    2022年07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视野

  • 乡村振兴视阈下承德民间文学活态化应用研究

    关志英;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中在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了要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中体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其中民间文学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是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鲁迅先生对民间文学有颇高的评价,“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因为无数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是乡民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资源,是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2022年07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现象研究

    杨丽;

    <正>从大多翻译理论看,为保证原文内容得以呈现,要求翻译者必须尊重原文进行翻译,弱化了译者本身的翻译主体地位,甚至是不认可译者的这种主体性,此种情况,对译者翻译工作的开展带去了一定阻碍,将译者置于被动地位,直接影响了其对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翻译观念下缺乏对翻译者主体性的正确认知,也未能深入研究,从而忽视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属于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对此,本文围绕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更多译者提高翻译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一、译者主体性内涵在进行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

    2022年07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旅印象

  •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黄琳;

    <正>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汉江穿城而过,分出隔江相望的南北两座城区——襄阳和樊城,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建国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襄樊。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汉江(古称汉水)是襄阳的母亲河,汉江有一条很小的支流名襄水,长约14公里,流域面积仅30平方公里。襄阳位于汉江南岸,襄水之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汉书·地理志》篇记载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水经注·沔水》篇明确记载“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的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

    2022年07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丰宁满族剪纸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型研究

    李杨;

    <正>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这种宗教形式与艺术理论有直接的联系。其中,影响最深刻的是巫术说,在满族人口较多的地方,满族人借助萨满巫师的超能力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满族剪纸就是根据这种民族意识形态所孕育出的一种祭祀活动。由此可见,满族剪纸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依托于萨满教这种宗教活动而存在的。丰宁满族剪纸在种类上分为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仙崇拜、鬼神崇拜等,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剪纸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除了作为祭祀元素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中,还在过年以及婚丧嫁娶中呈现出来,通常又称其白剪纸和红剪纸。大多数研究只是针对剪纸的图案、技法上的解析,

    2022年07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杂谈

  • 地域文化的符号化调查研究——以黔东丹砂文化为例

    李应芝;

    <正>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全国重要的丹砂产区,丹砂作为一种自在矿物资源在该区域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侗族民众日常实践中的丹砂及丹砂文化如何成为黔东地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特色符号,如何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地域文化符号,可以窥见地域文化的符号化发展历程,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相关概念界定丹砂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事项,为了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本研究需要界定以下几个概念,首先,

    2022年07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路径研究

    张爽;

    <正>新时期下人们从物质生活追求逐渐上升到了精神文化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得到了良好发展。文创产品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部分,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发展,市场上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很多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其在传承、发展上面临着诸多阻碍。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手工艺发展,同时也为了响应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扶持,加强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传统手工艺的活力,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手工艺,既充实了文化创意产品类型,也满足了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2022年07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翻译学框架下大运河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沈佩文;王璐;黄纯;眭霁欢;

    <正>大运河是一条包括了中国社会古代内容的最主要的发展史的运河,是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对保障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运河江苏段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转换原则,结合文本特点和具体的译例分析,通过理论证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客观存在及其生态价值,探索其中包含的中华文化色彩,探求大运河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沿线27处河道,58个申遗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八大以来,

    2022年07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带货研究

    孔煜杰;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媒体传播作出重要讲话,他期望主流媒体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运用体制内合理方法,衔接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众多商户农户货物积压,企业生存受阻,媒体主动请缨,借助直播带货之风,为社会经济复苏贡献力量,也取得不错效果,同时迈开了通往新媒体时代的第一步。文章通过主流媒体直播带货中亟待解决问题的分析,探索“带货”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可行性。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阻击战的一年,是习近平主席带领国家打赢疫情之战的一年,恰逢疫情暴发,给世界经济体系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2年07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史海钩沉

  • 从苏轼生命片段看其对儒家伦理思想的主体继承

    潘临;李美玲;匡天资;

    <正>苏轼在中国古代史中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成就集诗、词、赋、散文和书画创作于一身,是后世唱诵的君子。林语堂在自己的著作《苏东坡传》中曾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的卓绝之美。”在这位狂热粉丝将苏轼视作“全能人类”,认为他在诗文、绘画、书法、生活艺术等多方面的造诣都臻于化境。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内制集》十卷、《外制集》三卷、《奏议》十五卷、《和陶集》四卷等六种集子刊行、皓齿垂髫皆可背诵的传世诗词、意蕴深远的书法绘画作品传世。如果不是因为乌台诗案中大量焚毁苏轼作品,

    2022年07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品赏析

  • 浅谈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祝福》文本解读

    董玉;

    <正>鲁迅小说《祝福》写作于1924年2月,后来收入小说集《彷徨》。本文通过对《祝福》中祥林嫂所处的人物关系系统以及“我”在文中对于祥林嫂的意义的分析入手,探讨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一、课文结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当时距辛亥革命的爆发已有近13年时间,可鲁迅寄以极大希望的辛亥革命虽赶跑了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却并未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的基础,胜利果实反而被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阀官僚所窃取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引起“人心日下”的原因是妇女不节烈,

    2022年07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话理论下《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的困境与出路

    康颖;

    <正>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二战后著名的英国女作家,她是一位善思多产的作家。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更是二战后最为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小说以独特的网状叙事结构,由自由女性和黑色、红色、黄色、蓝色和金色共五个颜色的笔记六部分构成,讲述了主人公自由女性安娜在多重身份的重压下精神崩溃到突出重围达到双性和谐的历程,揭示了二十世纪中期自由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现状。

    2022年07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原生态舞蹈《藏谜》还原舞蹈本来之意

    刘思佳;

    <正>《藏谜》是杨丽萍继《云南映象》编导的又一原生态舞蹈剧力作。该剧出品人容中尔甲与杨丽萍及几十名藏族男女共同打造了一场包含藏族各个地区不同风土人情的视觉与听觉盛宴。自2007年在北京首次演出并获得广泛好评之后,该舞蹈剧辗转多地上映,不仅为祖国各地的同胞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日常,舞出了藏族人民对信仰的坚持不懈,更是将原生态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在普罗大众面前。这是舞蹈史上也是舞蹈剧史上更是原生态舞蹈剧史上的丰碑。尤其在原生态舞蹈的创作上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为中国民族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新鲜的血液。因此,《藏谜》的一经演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此,

    2022年07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陀思妥耶夫斯基《双重人格》中“幻想与思想”的心理哲学分析

    耿海天;李雨彤;

    <正>一、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世界中幻想家与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比世界上任何一位作家都青睐于描写精神病患者。根据陀学家弗·费·奇斯的说法,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一百多个角色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物患有精神疾病。如此高的比例不曾出现在其他任何作家的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是如何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触动了自己的幻想与思想,则是构成其文学世界最重要的元素。幻想与思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世界中人物思想活动的主要形式。幻想的起源是思想,两者互相联系又相互对立。幻想是虚幻的想象,而思想则基于实际,是对现实的反映。幻想与现实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2022年07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艺术大观

  • 贝多芬早期钢琴作品音域探究

    梁珂瑞;

    <正>现在我们看到的钢琴有88个琴键,音域最高达到了七个八度之广,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全部的乐音。但是在两三百年前的时代,钢琴音域远不及现在,发声也不如现在的钢琴那么明亮。由于音域的限制,当时的作曲家们只能在一个很有限的音域范围内进行创作,而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为此改变旋律走向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演奏者,应该尊重乐谱还是应该揣摩作曲家的真实意图呢?本文将以贝多芬早期钢琴作品来进行阐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的作品有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钢琴协奏曲、

    2022年07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戏曲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浅谈

    海龙;

    <正>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戏曲表演的位置不容忽视。而且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的日新月异,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也保持着与时俱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其中,人物是戏曲表演的灵魂性内容,一场戏曲表演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本质上取决于人物的演绎与表现水平,处理好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特征之间的联系,为人物塑造提供关键的素材。基于我国现阶段戏曲表演人员比较复杂,综合素质水平整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年轻演员在个人技能、人物形象塑造上都需要不断精进。因此,在当代的戏曲表演环节,艺术家们开始围绕剧本来分析人物特征,从其核心观念的表演到艺术特点分析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探究,

    2022年07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艺术设计干预对当代社会的实际意义——以灾后社区重建为例

    刘明昊;

    <正>艺术援助在以往重大灾异下的社会援助中经常以应用与其他特殊形式出现,然而现今就此领域而言,艺术设计援助还没有被系统化和理论化。艺术干预有极大潜力成为战争,疫情及其他重大自然灾害下的地区和全国性的文化层面进行可持续的正面作用。本文从艺术设计学的立场分析了后疫情时代艺术设计学介入所带来的视野、理论和方法上的扩展,并从艺术学的角度阐述了设计可以对后疫情时代产生的正面影响,用处以及加强灾民的声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的经验可以不难得出,每当社会发生重大人为或自然灾害后,艺术与人文的发展都会产生井喷式的爆发。

    2022年07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人物声音塑造在影视配音中的功能

    李乐杰;

    <正>声音和影视都属于一门艺术,是以艺术为主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在不同时期声音带来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影视配音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听觉上,在影视配音的过程中,关于人物声音的塑造,都是通过声音体现出来的。多数的影视剧作品都必须要具备专业的配音员,这样才能对影视作品进行配音,通过配音来塑造人物形象,以此展现出独特的一面。在不同的影视剧作品中,声音占据主导地位,声音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完美,让大众有更加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文章通过对人物声音塑造在影视剧配音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人物声音塑造在配音中的意义和特点、

    2022年07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文化元素背景下的钢琴演奏

    王倩倩;

    <正>钢琴源于西洋古典乐器,在上世纪开始在我国哈尔滨、上海等城市出现。在百年来的发展和创作过程中,钢琴已然成了我国学习人数最多、最热门的一种西方乐器。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使得群众对精神领域的需求不断提升,钢琴作为一种高雅艺术,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学习热潮。研究发现,钢琴在传入我国后逐渐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出现了很多带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说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不仅实现了钢琴演奏特色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传递中国文化。为此,下文将进一步论述传统文化元素和钢琴演奏的融合途径。

    2022年07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俗歌曲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帅续亮;

    <正>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艺术特性各不相同,通俗唱法更侧重于情感表现,相较于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欠缺一定的专业性,而美声唱法则需要演唱者有极高的天赋,同时要具备较强的唱功。美声唱法的演唱成果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通俗唱法的受众群体更庞大,两者各有各的优势,并且两者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本文先阐述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概念、两者的异同之处和融合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在通俗唱法中融入美声唱法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随着音乐欣赏类别越来越多元化,使得声乐演唱需要进行不断的整合,让不同的演唱技法之间互相融合,能赋予声乐艺术更强的感染力。美声唱法的技术性较高,

    2022年07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土味短视频情景剧探析——以云南山歌剧为参照

    王政;

    <正>曾经VCD、DVD流行的时代,在云贵川地区的很多农村集市上大量出现云南山歌剧光盘,其表演以唱山歌为主,它们的故事剧情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些山歌剧不乏“土味”,其中也具有很多夸张的表演。而如今短视频时代,人们可以在各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很多表演夸张的土味情景剧,显然这并非短视频时代的首创。一、风靡云贵川地区的云南山歌剧在云贵川地区的广大乡村,大多数家庭都有过云南山歌剧的VCD光碟,云南山歌在这些地区曾风靡一时,不论男女老少皆听过歌词中带着“阿里里”等字样的云南山歌,也曾被里面那些“雷人”的剧情所震惊。不过,

    2022年07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歌唱中良好气息的控制

    王珏;

    <正>歌唱是一种艺术形式,要求人们用特定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声音。歌唱是呼吸、发声和发音共同协调的产物,是人类发声功能的一种表现。在歌唱艺术中,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空气被呼吸肌和胸腔进行综合作用迫使其离开肺部进入声带后,声带便会产生振动。因此正确运用气息是整个歌唱发声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大多数歌唱教师和专业歌手认为歌唱的关键方面之一是呼吸控制。这是因为歌唱需要快速而有力,但同时也需要延长、调节吸气和呼气,吸气期间辅助呼吸肌的激活需要广泛而有力的训练,以便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活动时,展现出显著的呼吸效果。由于气息产生于歌唱的呼吸运动之中,

    2022年07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二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

    刘斐;

    <正>一、前言对于乐器演奏来说,只有技术没有情感是缺乏灵魂的,无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但如果只有情感而没有技术,同样也无法吸引人们认真聆听。因此,在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技术与情感的统一和融合。二胡作为重要的民族乐器,在演奏期间对情感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演奏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同时也要能够将表现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升华二胡作品的精神世界。二、二胡演奏技术和情感的关系演奏者在进行二胡演奏时,首先需要掌握二胡演奏基本的技巧,明确二胡曲目演奏的方法,

    2022年07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动画中传统元素的应用现状与创新发展

    程春燕;

    <正>民族文化是植根于国家情怀中的,其精神内涵也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体会。在中国长达五千年历史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忽略的,其衍生出来的传统元素更是数不胜数,像是戏曲、年画、壁画甚至是民俗杂谈等。在五十年代动画《骄傲的将军》之后,国际动画界上更是横空出世了“中国学派”,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动画一度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传统元素的应用更是流于表面,并没有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魅力,因此,该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元素,以及如何正确应用好传统元素,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时间的沉淀中大浪淘沙,

    2022年07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五谷和民俗画的融合艺术

    李燕燕;

    <正>一、民俗艺术1、民俗艺术的由来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有着博大精深文化的国家,有着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各类民俗文化。不同民族的社会群体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世世代代相传的民间流行的一种风尚、习俗,这种民俗起源于社会群体的需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追溯起源,“民俗”和“艺术”这两个汉语词汇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民俗”是指下层小市民的风俗习惯,

    2022年07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媒体光盘的字幕设计研究

    张钰;

    <正>作为舞台剧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字幕设计的有效性是增强舞台表演效果,以及辅助舞台下受众理解舞台人物形象及所表达内在情感的关键设计要素之一,加强其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字幕和多媒体光盘字幕的概念进行释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多媒体光盘的字幕设计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字幕设计策略,以期为多媒体光盘字幕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字幕设计在多媒体光盘设计中的重要性越发显著,同时字幕应用的范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尤其是在专业舞台表演中字幕更是辅助传输舞台信息,提高舞台表演效果的一个重要举措。

    2022年07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戏剧表演中舞台肢体动作的运用

    王扉;

    <正>肢体动作是身体语言表现的重要内容,利用身体部位进行戏剧表演艺术的情感、思维、情绪等内容的表达是演员在进行表演时的重要手段。换句话说,戏剧舞台表演离不开肢体语言的表达。在新的时代浪潮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取代了许多肢体语言,因此肢体动作所拥有的丰富的表现形式逐渐单一,对肢体语言的认知也逐步降低,这对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达着极大的要求。所以说,不断摸索肢体动作在戏剧舞台构建中的作用,有着必要性的意义。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况来讲,

    2022年07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域外采风

  • 最美济州四月天

    吴盈秋;

    <正>济州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韩国西南海域,面积1845平方公里,人口66万,是韩国的最大岛屿。济州岛冬季干燥多风,夏季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济州岛是韩国平均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地方,有韩国夏威夷之称。济州岛的最初印象,是从一部又一部的经典韩剧中获得的。《蓝色生死恋》里恩熙和哥哥俊熙沿着可爱的小房子一路放学归来;《我的女孩》里古灵精怪的幼龄一边偷摘私家庄园里的橘子,一边默念请求村民原谅;信君和他的“野蛮王妃”在澄澈的海边嬉闹着,开解了婚姻生活中的误会;《花样男子》开篇不久,

    2022年07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