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玥萌;
<正>《那山那人那狗》于1999年公映,该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生离死别的场面,有的只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脉、一对不善言辞的父子还有一只忠心尽职的“老二”,但是如此静谧简洁的元素与场景,却构筑出一副清新质朴的诗意乡村画面,清丽隽永。导演霍建起本人曾如是表达:“可能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怀旧的情绪吧!很多文学家都喜欢写故乡的文章,我虽然不是文学家,但我也有一种思乡的情怀。”的确,霍建起在这一山二人一狗之间构建起一股恬静却又深沉热烈的乡情。
2023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灵馨;
<正>《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一部著名小说。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英国女人与儿子的未婚妻一同去印度看望儿子,以及她们在印度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本文选择从人物角色入手,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现出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人物自身前后的矛盾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引发矛盾的根源是种族主义,尤其是白人至上主义。一、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和《印度之行》1、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2023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娄园娟;
<正>《奥丽芙·基特里奇》是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代表性作品。它由13篇短篇小说构成,描绘了克罗斯比小镇人的生活全景图。不可否认,奥丽芙一家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但作家也不惜笔墨塑造了小镇里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们的故事也同样发人深省。目前国内外对于该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理论、救赎主题,女性主义批评等方面,鲜有从精神生态批评角度对《奥丽芙》进行研究。1974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密克尔首次将“文学”与“生态学”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这两门看似相距甚远的学科之间,
2023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夏青;
<正>《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及其门客融合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言而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为杂家的代表作。祖先崇拜来源于鬼魂崇拜,《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成为人神或人鬼,继续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本文所谓的“近祖”,是与三皇五帝等远祖相对而言的,吕书十二纪纪首列出的宗庙祭祀活动以周代祭祖礼为底本,是最能体现祖先崇拜的部分。祖先崇拜来源于鬼魂崇拜,《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成为人神或人鬼,
2023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圣露;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在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起了女权主义运动,解放了女性的思想,女性艺术家开始在艺术领域活跃起来。在绘画创作中,女性艺术家通过自己独有的女性视角,观察和探索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在不断探索自我的同时,充分挖掘自己的女性意识,创作有别于男性视角的作品,从而确立自己在艺术界中的存在价值。马琳·杜马斯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以强烈而简洁的色彩语言、独特而真实的女性身份介入到艺术领域,她曾说:“艺术不只制造出美丽,我制造粗陋,或许我不懂得美丽的含义。”以作品《牙齿》为代表的2018年最新系列创作中,杜马斯延续了一贯的风格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真实的女性形象,
2023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北;
<正>一、绪论1、研究背景影片讲述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武仁林与海清展现了一对底层农民夫妇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守的心路历程。因其特定的主题和市场的相对排斥,电影的排片率和票房并不高,《隐入尘烟》真正的关注者并不多。大部分学者也都一致认同影片“回归土地,回归生命”的主题,但并未触及其核心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从而无法较好地理解作品的独特性和其背后整体性的文化隐喻。
2023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宰瑄楚;
<正>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盛于60-70年代,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达到巅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作家在吸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创作出大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陕西作家贾平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与这种写作方式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本文以传统文化为视角分析了《废都》中的魔幻意象表达,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表达路径。一、贾平凹与《废都》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进入中国后,
2023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中淑;
<正>《冰血暴》是一部由乔尔·科恩、伊桑·科恩联合执导的黑色悬疑电影,影片以一次预谋绑架集会为开端,展现了因此案而关联起的一系列人物间的欺骗、背叛、敲诈与暴力。本文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根据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影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在西方文明下,人类所面临的孤独困境,并对人际关系异化追根溯源。乔尔·科恩与伊森·科恩兄弟是当前美国独立电影的代表人物。自踏上影坛以来,他们影片特有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模式的艺术风格,包括叙事方式和镜像美学都为人所称道。同时,异化这一主题在他们的一系列电影中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冰血暴》成功地再次延续这些特点,
2023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仇京龙;
<正>一、引言《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在六十年的峥嵘岁月里,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走向,并嵌入了两个时代错综复杂的爱情悲剧。它是著名女性作家霍达的代表作,也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作品以灵巧的结构、细致入微的语言,着力塑造了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楚雁潮、韩天星、陈淑彦的爱情悲剧,从灵魂深处打动读者,拨动读者心弦。霍达利用矛盾冲突推动叙事,也是符合小说内部构造规律的。霍达通过细腻而丰富的语言,加上“双线程”式的文章结构,
2023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萌;
<正>插画是介于设计与美术之间的一门视觉艺术,在拥有设计思维为人需求所服务时,又使用了艺术语言给人美的享受。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进而对插画的视觉感官需求也与日俱增。插画不像文字符号会有界限感与区域性,所以插画可以更好地被人们接受且广泛传播,打破了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只能通过文字这一抽象符号传递信息的局限。所以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插画的研究现状和表达形式,探究以插画的形式对抽象心理情感进行可视化表达。
2023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艺端;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消费者对于时尚的追求从共性美向个性化转变,这些多元化的特点使人们希望通过服饰为自己打造个性标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出现了‘叛逆-解构’、‘模糊-戏谑’和‘混合-拼贴’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以表达人们对于自我、独立、个性及精神文化的追求。”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下,服装设计也出现设计师们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忽视了基本功能的需求;快时尚的消费模式消费了物善其用的设计伦理;刻意强调“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造成产品的过度设计。由此,“在设计发展过程中,服装设计也已经从当初追求各种形式创意的目的,
2023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慧君;
<正>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在设计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建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当中。本文主要从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入手,进而讨论包豪斯设计风格在动画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并分析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动画创作中的影响。一、包豪斯风格阐述1、包豪斯的出现与发展在1919年,一所工艺美术学院在的德国魏玛成立,名为“包豪斯”。1933年学校停办之后,指以包豪斯学院为基础形成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学派。包豪斯学院创办至停办一共经历了三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是瓦皮特·格罗皮乌斯。
2023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璟怡;
<正>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从大约1600年至1750年被称为巴洛克时期。在文艺复兴对中世纪的否定和恢复且崇尚古代文化的时期之后与有着华丽风格的古典主义时期、强调情感的浪漫主义时期之前,这短暂一百多年的音乐风格定义为“巴洛克音乐”。一、巴洛克风格与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十三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各类文化都按照一个既定的规则原则去进行,是“中规中矩”的风格。而“巴洛克”表达的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各种规则原则的否定与改变。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富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时期。
2023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译萱;
<正>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长河中,继秦朝之后大统一的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过四百余年历史的见证。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又称两汉。两汉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一直源远流长,而中国的两汉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便是拥有灿烂历史的舞蹈,汉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使汉代经济发达,社会一派繁荣,舞蹈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汉代舞蹈发展特点1、汉代舞蹈思想的统一汉代作为秦朝之后一统天下的王朝成了各种舞蹈提供了相互融合交流促进的平台。
2023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嘉敏;
<正>钢琴被引进我国之后,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把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特色与艺术内涵融入了它的表现之中,并逐渐地对带有我国特色的音乐进行了表演形式的研究,钢琴的表演风格逐渐成了我国音乐演奏表现中的主要部分,由于我国的传统音乐有着鲜明的旋律风格,广泛使用了五音的调式,同时又把西洋音乐形式加以融入,产生带有我国特点的音乐表演风格,对于我国传统钢琴创作的形式加以深入研究,对推动其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2023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晨曦;
<正>毕加索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在毕加索人生历程中玫瑰时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艺术经历。文章围绕两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特点,一方面简略讲述了玫瑰时期的创作背景以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罗列了玫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去更好的分析其作品面貌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以玫瑰时期的作品为前提,进而探讨这些创作对毕加索后期艺术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文章着重分析毕加索在玫瑰时期的作品特征和创作主题性的倾向,以及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对于人生历程产生的思考对他后期创作的变化及影响。
2023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