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

卷首语

  • 给自己加满水

    佚名;

    <正>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渺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的风暴。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的吗?被刮倒的都是没有根基的小树。”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2022年05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学视野

  • 王尽美诗歌中的革命思想探析

    柳民哲;

    <正>王尽美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王尽美也是一位用诗歌表达自身革命思想的共产党人。通过王尽美的诗歌,可以发现其革命思想的成熟过程。从一个懵懂少年的萌芽时期到一个进步青年的初步形成时期再到一个坚定革命者的完整成熟时期的发展过程。研究王尽美的诗歌,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王尽美的革命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年05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先行到死,向死而在——史铁生创作中的生存自由与审美超越

    史田田;

    <正>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他不是宗教徒,却有着浓厚的宗教情结;他没有读过很多书,却用生命写就了一部人类“心魂”沉思录。他由自我苦难的体认延伸到对人类困境的思考,从而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精神支柱,而且还对人类的根本生存处境表达了终极的关怀,同时史铁生还为自己也为同类勾画了自我救赎的路径,即先行到死,向死而生,在目标的牵引下追求人生过程的充实。

    2022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论桐城派的文化品格

    伍红霞;

    <正>桐城派,又名“桐城古文派”,是我国清代文坛最高成就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等,皆为安徽桐城人。桐城派的“文化艺术性”主要表现在散文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写作和批判社会实践的一般精神和学术研究行为,具有超越时空的不变性。这种文化品格历来具有启迪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充分体现在师承提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等几个方面。

    2022年05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青春旗帜

  • 建党百年来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演变考察

    李曼;

    <正>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千千万万的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关头、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惧牺牲,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党员队伍的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巩固了党执政的坚实基础,

    2022年05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旅印象

  • 阳春三月,桃花岛上桃花开

    张静雅;

    <正>桃花岛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下辖的岛屿,位于东海之上,面积41.7平方公里,有“世外仙境”之称,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东邪”黄药师就住在这个岛上。桃花岛古称“白云山”,秦时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岛隐居,修道炼丹,一日醉墨洒于山石,成桃花纹,斑斑点点,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称“桃花岛”。

    2022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唐晓梅;

    <正>居住在北部湾沿海的疍家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自身独具魅力的族群文化。他们在生产劳动中,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着缤纷多彩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北部湾疍家人的智慧结晶,融汇了他们的民间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同时,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也是一种亟待开发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北部湾疍家民间故事资源有着内容丰富多彩,文化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等特点,

    2022年05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杂谈

  • 国内汉服文化发展情况研究综述

    郝云霞;

    <正>通过对国内目前已有的对于汉服文化的研究,将其分为两大类别:一是对于汉服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二是对于汉服运动的性质、意义等的探究与其发展建议类研究。在此基础上,今后应加强对于完善汉服产业链、复兴传统礼仪等方面的研究。

    2022年05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贸港背景下海南黎锦的保护与传承

    宋春枝;何瑞如;

    <正>一、黎锦历史黎锦是我国海南岛黎族的一种民间织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它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经过漫长岁月积淀的厚重文化内涵,在发源地海南岛的传统文化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黎锦是最早的棉纺织品,其盛名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且纺织技艺领先中原1000多年。

    2022年05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子仁政具体措施探微

    曹配源;陈开阔;

    <正>仁政思想在孟子政治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孟子是战国中期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在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因此当时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复杂,诸侯国之间也都展开了激烈的以强凌弱、以大并小的斗争。孟子就在这激荡的时代,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以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为目标,了解社会现实,并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作用和力量,看到了人心向背对政治的重要意义,看到了统治者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所以他继承并改造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

    2022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新场域

    王明;

    <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业物质文化的重要表征,是农民精神文化的重要表达,是农村制度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下,以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依托,产业驱动、创新转化为途径,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参与,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表达,“树形”“塑魂”“生根”和“聚势”,可以为“乡村文化振兴”新赋能,活力显现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与创新力。

    2022年05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乘桴于海,以求其志——《论语》“子路从而后”章正辩

    孟慧佩;王相元;

    <正>《论语·微子》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解法众多,曾经引起广泛探讨。但是经过逻辑反推,现有结论均存在不合理处。文章联系上下文总体思路,通过“语音、语义、文献”三位一体进行“分”字新诠,再以“义理、考据”二元角度作出段落重释,将内部文本分析与外部时代考察相结合,得出新解:“四肢不勤勉,五谷不茂盛,又有谁会成为老师?”为《论语》解读提出新的思路。

    2022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以旗袍和西装为例

    金禹含;

    <正>一、引言服饰是一个民族团体的文化意识的具体表象,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文化团体拥有不同于其他种族的外在服饰表现。从很久之前的原始社会,充满着愚昧、野蛮、危险,到逐渐脱离与可怕的野兽生存,披着兽皮带着树叶的生活,人类开始步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此时的人类开始懂得遮身蔽体,渐渐地,服饰并不只能满足人类对保暖、遮身的需求,而是对开始追求美丽、时尚,并与自己所在民族的文化所结合,创造出属于人类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特有的服饰。随着服饰文化的逐渐发展,慢慢地把人们的外在追求和内在审美结合起来,例如将文化风俗、个人喜好等沉淀在服饰设计中。

    2022年05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健康中国”背景下广场舞的定位与发展研究

    钟菊芳;

    <正>“健康中国”旨在引导人民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广场舞作为集运动、休闲、艺术于一体的群众性表演形式,具有维护个人身心健康、丰富社会文化、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等作用,是推进“健康中国”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阶段,其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噪音扰民、群众认识不足等问题,想要实现广场舞的持续发展就需要从规范管理、转变认知、大胆创新等方面着手。

    2022年05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史海钩沉

  • 试论博物馆文物保护问题

    李劭轩;

    <正>文物管理是博物馆运营发展中最基本的综合管理活动,在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是核心,这意味着各时期与各个层面文物管理工作开展应将文物保护作为核心。尽管当前博物馆不断提升自身保护文物的能力,但是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依旧存在问题,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博物馆很难获得良好的文物保护效果,并且面临着较大的文物管理与保护压力。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理念越来越成熟,并且采用了更多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这有利于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2022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作品赏析

  • 爱而不得的捆绑与纠缠——解读《穆斯林的葬礼》中女性的爱情悲剧与解放

    范怡菁;

    <正>《穆斯林的葬礼》以凝重的笔调揭示了穆斯林女性的爱情悲剧,并由穆斯林女性拓展到对全民族女性命运全面而深切的审视和思考:虚无和奉献换不来爱情的面包,只有存在才能改变价值,只有价值才能实现爱情的平等和人格的充实。时代在呼唤更加开放的自由婚恋观,女性也正在走向独立与解放。

    2022年05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时代报告剧中现实主义美学的建构——以《在一起》为例

    任梦洁;

    <正>《在一起》作为首部疫情题材的电视剧,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生动还原了疫情期间在武汉发生的感人故事,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时代报告剧的本体属性、单元剧的叙事方式以及视听上情景的展现都高度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本文即主要以《在一起》为例探讨时代报告剧中现实主义美学的构建。

    2022年05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梦》的庭园叙事研究

    施小兵;

    <正>在经典名著《红楼梦》中,作者通过的多元场景化叙事方式,构建另一个包含贵族家庭内部复杂关系的贾府庭园环境。作品中巧妙地将庭园布局与叙事手法结合起来,反映出了贾府内部人员生存状态,庭园既是贵族生活的展览区,也是妻妾、奴仆钩心斗角、争名夺利的场所。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精心设计了一个大观园的庭园模型,赋予了其独特的美学意蕴,呈现出了我国古代园林的流动曲折景观之美,而园林中栖息的生灵又赋予了其人性美。因此,从庭园叙事的角度对经典名著《红楼梦》进行解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2022年05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十三夜》中的叙述结构及人物形象

    张晓旭;

    <正>樋口一叶是位优秀的女性作家,其作品里运用了多种叙事结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将故事情节向读者娓娓道来。此外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分析明治女性的悲惨生活的原因,并把它反映在小说之中传递给读者。因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小说《十三夜》。首先研究其叙述结构,其次对比主人公们的不同性格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樋口一叶的写作特色及明治女性的忧愁。

    2022年05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特色与演奏技法研究

    任书苇;

    <正>描述当代中国的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音乐结构流畅,作品的音乐特点明晰,如各种速度的构成、各种节拍的交换、音调的变化,以及各种形式的组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该曲的音乐特色和演奏技法,以旨在为相关演奏者与爱好者提供借鉴。《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作曲家陈钢在1976年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是以吐尔逊卡的尔《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长笛曲《帕米尔的春天》两首民族音乐为基础,融合了塔吉克族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描绘出歌舞祥和的景象,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生活精神。

    2022年05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艺术大观

  • 认知科学视域下土家民歌情感体验模型的建构

    向亚莉;

    <正>土家民歌是流传于中国西南武陵山区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谣。本文在简要回顾认知科学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建构情感体验的认知模型,探讨民间文学研究的多维向度性,并据此对土家民歌进行理论阐释。分析表明,土家民歌与四重情感体验模型适配,作为一种口头表达艺术,为人类思维认知提供良好的语言素材。本文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搭建起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心理学与语言文学之间的沟通桥梁;第二,建构起土家民歌情感体验的初步模型:感知层、激活层、耦合层、意义层的互动型情感感知模型;第三,通过个案分析《打五更》为文学理论研究冲出目前的困境提供一条路径。

    2022年05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音乐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李欣瑶;

    <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生活着许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当地音乐之中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美丽祝愿。但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遭到破坏,音乐被遗失,本文就从音乐的角度来探讨音乐对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2022年05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技巧及其训练

    宋阳;

    <正>左手演奏在小提琴演奏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技巧运用是否合理,是否到位会对整体演奏的效果产生极大影响,但是由于涉及繁杂的技巧,要想熟练掌握必须要进行系统化训练。本文在明确小提琴演奏中左手技巧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常用的左手技巧及其训练策略进行了重点论述,旨在为小提琴演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022年05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齐鲁地域石雕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宋文慈;王琦;霍青青;

    <正>石器作为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主要用途:打猎、采集、切割、生火、收割。经过时代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器,石器也就渐渐的由生产工具转为祭祀、装饰的工具。到了周朝,周朝文化在鲁国得以被保留传承,齐鲁文化稍显雏形,石器雕琢也开始被赋予更多的精神象征意义,具象化为图腾。周文王建灵囿,周边圈围,其内放养珍禽奇兽,以供观养。

    2022年05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荆楚汉绣纹样与商品的结合

    冯毅;

    <正>汉绣文化源自湖北地方性美术,始于汉朝盛行于唐朝而鼎盛在清朝。汉绣工艺品色彩对比强烈、鲜艳,中国人尚红意识源远流长,对红、黑二色的崇尚象征着对帝王权力与地位的尊崇,表达一种“贵贱”颜色等差制度。汉绣纹样受荆楚文化影响,色彩绮丽诡异,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又不失厚重文化底蕴。在现代市场经济影响下,汉绣日趋凋零,鲜有人问津,笔者将传统文化——汉绣与当代商品相融合,不仅使汉绣文化有一个美学定位与展示,又能够达到推广汉绣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样古老的汉绣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推陈出新、创新发展。

    2022年05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浅谈武术在中国古典舞中的演化

    饶子龙;韩金明;赵璞玉;

    <正>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性内容之一,蕴含了众多的价值内涵。而与其一脉相传的中国古典舞从创始至今,也已经步入完整。经过了代代相传,近代人的刻苦研究之下,也新创了中国古典舞学科和相应的教学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典舞在当今已经成了一个公认的舞蹈表演方式。其特有的刚劲洒脱、旋转腾挪、灵活漂移与中国武术套路中的技巧也是密切相关的。而经过当代的历史学家研究,武术与古典舞可以说是一脉相承,都是来源于古代的“武舞”,

    2022年05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域外采风

  • 上野公园漫步

    谢梦瑶;

    <正>上野公园位于日本东京市台东区,面积有53万平方米。上野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历史文化深厚,景色秀美。这里原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有西乡隆盛铜像、东照宫、不忍池、宽永寺等古迹。这些江户和明治时代的建筑散落在苍松翠柏之中,与湖光山色十分相宜。

    2022年05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